编者按:本文根据8月19日2017中国企业互联网大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用友副总裁马红妮的演讲内容整理,略有删节。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data-vidtype="2"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647058823529411" data-w="480" data-src="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s0546opqa0r&width=668&height=375.75&auto=0" width="668" height="375.75" data-vh="375.75" data-vw="668" scrolling="no" src="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s0546opqa0r&width=668&height=375.75&auto=0&encryptVer=6.0&platform=61001&cKey=odDaJIAVIwyIxWLwtFPm/oKVdRyvWbjCX7w1kTeRvgyhf+WdoSfRdXn1SDFSL8lC"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width: 668px !important; height: 375.75px !important; overflow: hidden;"></iframe>
乌镇论智造之趋势篇视频节选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随意)
技术驱动智能变革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正加速与现代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驱动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具体来讲,有哪些变化?
首先是产生了新的商业价值企业生态闭环;同时服务模式正在向“制造服务化”和“去中心”变化;交互方式也进入实时和智能的时代;最关键的是制造企业生产的智能硬件产品必须能“跑在互联网上”,这是最大的变化。

用友网络副总裁马红妮
在传统模式下,企业的产品和用户之间联系是断开的,企业并不清楚产品的使用效果。而在互联网时代,制造商和产品以及用户,通过两个闭环,可以实时连通起来。无处不在的网络让企业生态形成闭环变为可能,同时这种生态正在被重构。举个例子,摩拜单车也叫“出行服务运营商”,它不仅仅是一个自行车、单车的形式,而是通过共享模式和产品使用情况的不断反馈、完善,形成与客户的“强关系”。在“强关系”时代,从制造变成制造服务化,是企业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
“互联” 成为基础,
“数据”成为企业间交流的必要条件
智能制造变革,首先是商业的变革。以前都是B2B的模式,现在B2B2C或者直接B2C;原来是规模化生产,现在要个性化定制;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组织越来越多,组织也会逐渐发生裂变。
在技术层面也在发生变革,以前提到IOT好像比较陌生,但是今天提到IOT,其实已经非常普遍地在应用。如今,数据一旦产生就被使用,产生的数据还要进行连续性的分析和处理。
再就是要全面集成,通过价值链横向集成,生产智能纵向集成,用友一直在谈有哪些云应用,哪些端应用,其实服务的是云+端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软件定义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基础
现在是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智能的产品与设备,基于软件和连接才能发挥真正的智能化的价值。
业界需要强化软件定义和支撑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软件可以定义产品功能使产品重新赋能;软件可以定义生产方式从而虚拟-物理世界的协同;软件可以定义管理流程,实现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软件可以定义商业模式,推进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模式落地。
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方面,政府在相关文件中已经明确了一个清晰的规划: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用友主要通过与硬件合作伙伴的持续合作,着重在软件层面为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同时,用友推出的精智丨用友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新兴技术为一体, 依托稳健平台、强调软件能力、强化工业连接、突出工业应用需求, 赋能云时代工业企业。
理性需求下,智能制造走向“4化”
经过这几年的思考与实践,企业现在越来越理性,理性实践的结果是什么?主要呈现出四个化。
第一全局化。一谈到智能制造大家就想到是不是等于智能工厂,实际上智能制造应该是全局化的。需要以企业智慧管理为核心,向上让产业互联实现横向价值链拉通,向下向智能工厂延伸,把整个智能生产打通。用友基于服务制造企业近30年的行业积淀,提出了全局化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向下连接生产现场,在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构建能智能互联的智能工厂,同时向上接通企业智慧管理体系,与产业链上下游互联,最终,企业所有数据汇聚云端实现智能分析与决策。

第二一体化。基于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需要软硬一体化的生态体系。用友牵头和业内36家核心伙伴,共同成立中国智能制造创新实践联盟。希望通过联盟生态各层面伙伴的深度紧密合作,共同为制造企业提供软硬一体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第三行业化。制造业特别是制造环节,差异比较大,所以有一定的行业性,不同行业的关注点,完全不一样。比如流程行业,可能更关注是能源、安全环保等,而离散行业可能更关心生产任务、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订单完成情况。智能制造不可避免的是生产智能化, 生产环节的差异要求智能化转型需要关注行业特性。
第四云化。制造业面临工业云时代,云化是必然趋势。近日,用友发布了精智平台,这是一个社会化的工业互联网共享平台。首先定义Paas层,这个可以形象定义为工业级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上,需要更多Saas应用来支撑,以满足制造企业各种各样的需求。
结束语:据了解,目前用友已经在加大推行设计、制造、服务的云化应用,同时借助此次大会发布的精智丨用友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众多硬件生态伙伴,赋能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助推工业企业上云。
陆续推出
【乌镇论智造之流程制造篇】邱智:五大应用场景,引导流程行业智能制造新思路
【乌镇论智造之离散制造篇】邵志俊:纵横融合,离散行业智能制造新趋势
【乌镇论智造之智能工厂篇】唐洪华:流程离散齐发,智能工厂创新制造新范式
【乌镇论智造之迈向云端篇】贾大鹏:精智丨用友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工业企业创变未来。
- 上一条: 用友网络马红妮:智能重构制造 走向“4化”
- 下一条: 精细管控奠定“智造”基石